首页 资讯 正文

犁铧为笔写春秋——全国首个“农民作家小镇”伊塘镇迎来新乡土文学采风

体育正文 278 0

犁铧为笔写春秋——全国首个“农民作家小镇”伊塘镇迎来新乡土文学采风

犁铧为笔写春秋——全国首个“农民作家小镇”伊塘镇迎来新乡土文学采风

为助力打造中国(永州伊塘)农民(nóngmín)作家小镇这一文学品牌,大力开展新乡土文学创作,6月13日上午(shàngwǔ),“走进农民作家小镇·书写潇湘大地故事”新乡土文学创作采风活动(huódòng)在(zài)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镇举行。活动由永州市文联、永州市作家协会指导、永州市冷水滩区作家协会和(hé)永州市作协农民作家分会联合举办。 出席此次活动的有市(shì)文联党组书记、主席唐俊,中共冷水滩区委(wěi)常委、宣传部长汤丽娟,市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李科,市文联副主席、市作协主席吴茂盛,市作协党支部书记、副主席王敦权,市文联四级调研员、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(mìshūzhǎng)魏佳敏(wèijiāmǐn),市文联文学(wénxué)科科长(kēkēzhǎng)秦蓓蕾,伊塘镇(yītángzhèn)党委书记雷建军,冷水滩区文联党组书记、主席马一恒,冷水滩区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周芳月及冷水滩区作协会员、市作协农民作家分会40余人。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,作家李科向素兰(sùlán)书屋捐赠(juānzèng)新书《狂僧怀素》。接着,雷建军致欢迎词,他要求作家们多来伊塘(yītáng),多写伊塘,因为我们是一(伊)家人。 冷水滩区作协主席孙存准鼓励参加(cānjiā)采风活动的会员们拿起(qǐ)手中的笔,为伊塘“梳妆打扮”,进行新乡土文学创作(chuàngzuò),他(tā)提议区文联在《艺萌》杂志开设采风作品专辑,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《潇湘》与《湖南作家》杂志。 吴茂盛表示:农民作家小镇是永州文学的一张亮丽名片。伊塘镇以“农民作家”为品牌,将犁铧与笔杆交融,让(ràng)泥土的芬芳浸润文字,开创了乡村(xiāngcūn)振兴与文化繁荣互促共进的新路径。今天的采风路线,从素兰书屋到万亩红薯基地,从龙井大洞到孟公山农耕(nónggēng)展示中心,每一步(yībù)都是对潇湘大地深厚人文底蕴的探寻,每一处都是新时代乡村变革的鲜活注脚。期待通过这次(zhècì)活动,让文学创作者(chuàngzuòzhě)们真正“沉下去”,触摸乡村振兴的脉搏(màibó),倾听田间(tiánjiān)地头的故事,用笔墨为这片土地立传、为农民心声代言。 汤丽娟认为:冷水滩区重视文学事业发展,坚持以文化人、以文塑旅、以文兴乡,获得了一批国家、省级荣誉,涌现出一批优秀文学人才和作品:伊塘镇成为全国首个(shǒugè)农民作家(zuòjiā)小镇(xiǎozhèn),潇湘诗社被评为全国十佳诗社,本土歌曲《那年滩上明月升(shēng)》被省文联评为“艺术之星作品”,本土农民作家“三剑客”胡海林、王一武、魏冬林,扎根乡土40年,描绘了新时代的“山乡巨变”。她勉励作家们(men)做团结奋斗(tuánjiéfèndòu)的鼓呼者(gǔhūzhě)、做生活精微的勘探者(kāntànzhě)、做时代忠实的铭记者,用耐心与慧心去(qù)发掘、去照亮,将伊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、宣传出去。 仪式最后,唐俊宣布活动启动。作家们带着心中的诗情奔向田野,他们实地(shídì)采风,深入挖掘伊塘的人文历史、农业特色和旅游景点(lǚyóujǐngdiǎn),计划创作(chuàngzuò)一批书写伊塘的文学作品。 采风路上,作家(zuòjiā)们来到(láidào)孟公山农耕展示中心,体验农业文明的博大精深;参观(cānguān)龙井大洞(dàdòng)水稻公园,看沃野千里,听风吹稻浪;深入红薯基地,感叹现代农业发展之壮观;探访森林植物园的幽静,谛听鸟语、感受(gǎnshòu)花香……作家们纷纷表示,伊塘处处是景,到处是文学创作的鲜活“富矿”。 此次采风创作活动不仅是一次(yīcì)文学与(yǔ)山水的邂逅,更是一场与田野的深度对话。伊塘镇以(yǐ)农业为媒,以文学为桥,正书写着(zhe)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。未来,这座中国农民作家小镇将继续以耕耘为底色,成为农业发展与文化振兴的时代注脚。
犁铧为笔写春秋——全国首个“农民作家小镇”伊塘镇迎来新乡土文学采风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